最近對於英文學習有很多感慨
發現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從出生開始學習的
會有一些批評的聲浪
比方說
"這麼小就學這麼多 好可憐喔"
"萬一她對英文沒興趣怎麼辦,媽媽不要逼她啦"
"讓孩子快快樂樂成長就好"
"如果長大後她有興趣再讓她自己去學"
其實聽到這些聲音我有點難過
歸納起來還是跟亞洲教育方式有關係
大家會從自己不好的的學習經驗去做聯想
學習 = 上課 = 考試 = 考不好媽媽臭臉 = 回家被逼迫練習
所以只要提到"學習" 很多人會很反感
覺得是在剝奪孩子快樂的童年
但其實這都是迷思
為什麼學習=不快樂!!!???
嬰兒出生到這世界上本來就不斷的再學習
當媽媽每天重複唱給她聽, 有一天她忽然會唱了, 這是一種學習
當她開始會分辨不同顏色, 知道每種動物的叫聲不一樣, 這也是一種學習
不快樂嗎? 有壓力嗎?
不! 一切都自然而然
英文的學習也是一樣的
透過父母跟環境每天大量的輸入
英文歌曲 唸謠 (類似我們的 小皮球 香蕉油 滿地開花二十一)
英文卡通
有趣的英文繪本.故事書
在這樣的環境下非但沒有壓力 而且還很快樂
這就像你把孩子送給阿公阿媽帶, 他們跟孩子講台語, 看民視鄉土劇
時間久了,孩子會跟著說台語一樣
你會認為這樣學台語很有壓力嗎? 或是造成他不快樂的童年?
如果不會, 那為什麼換成英文, 想法就不同呢?
那甚麼才是造成學習不快樂的根源?
小時候沒有帶領孩子培養出良好的閱讀習慣
--> 長大後,孩子不願意看書
--> 強迫他去看
--> 親子關係緊繃, 不快樂
小時候沒有同時進行第二外語
--> 長大後, 發現孩子一點基礎都沒有, 趕緊帶孩子去補英文
--> 程度跟不上其他人, 沒自信, 聽不懂, 回家單字背不起來
--> 回家跟媽媽說我不想再去上了, 媽媽說: 不行! 我是為你好
--> 親子關係緊繃, 不快樂
很不巧的, 我自己本人剛好就是綜合上述兩項XD
所以我很能理解那種心理過程,
很多跟我同一輩的父母也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長大
所以只要一提到學習, 就很排斥
立馬跳出說: 我的孩子甚麼都不用學, 快樂長大就好!
但是甚麼都不學 真的是好的嗎?
很多亞洲人在學習這條路上
做了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嬰兒小時候是一張白紙, 你怎麼帶領他, 就會養成他怎樣的個性
比方說,每天定時定量的說故事看繪本
就可以培養他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說故事只是啟蒙, 未來他會接觸很多很多知識, 都必須從書本上去習得, 父母能教的有限
能夠大量閱讀的小孩, 他的邏輯, 思考能力, 還有看事情的觀點, 都會很不一樣
但有些父母覺得: 孩子只要讓他快樂去玩就好了, 這麼小就逼她看書, 也太可憐了!
所以就不特別做些甚麼
直到孩子上學了, 發現程度跟不上其他孩子
才又趕快要求孩子要看書, 要補習
但孩子從一開始就沒有這樣的習慣, 忽然被要求
很容易會反彈, 會不快樂
英文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
從小家庭環境就習慣雙語的小孩
兩種語言併用. 交叉使用, 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事
每天接觸大量的歌曲跟故事書, 單字量早已累積一定程度, 完全不需要再花時間背單字
當孩子到了就學階段, 別的小孩需要花時間去補習時, 或是花大錢去上全美幼兒園. 雙語小學時
自己的孩子只需要每天花半小時持續閱讀英文讀物, 不需要再額外去上課或考試
這絕對是省錢省力又有效率.沒壓力的作法
所以, 不要覺得我甚麼都不給孩子, 他才會快樂成長
這是錯誤的!
孩子需要你的給予
父母怎麼規劃要給孩子哪些東西, 是很重要的
現在的教育模式會造就他未來的學習習慣
只要養成好的習慣, 以後父母不需要強迫
孩子也能夠自動自發
父母不強迫的學習 才是快樂的學習
另外還有個觀念想分享
很多父母會說: 英文等他以後長大了有興趣再學就好
這點我是不同意的
英文是語言, 不是才藝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 你一出生聽久了就會的東西, 不需要等到有興趣才接觸
就像你對講國語需要興趣嗎?
你對講台語需要興趣嗎?
不需要!
只要父母. 阿公阿媽跟你這樣講, 你聽久了就會講
每個寶寶都是這樣習得語言的
所以你會覺得, 我在還不確定你對國語有沒有興趣時, 就每天對你講國語, 是給你很大的壓力嗎????
英文也是一樣, 透過自然而然的對話, 寶寶久了就會說
如果要等到長大有興趣才學, 那勢必要經歷一段很辛苦的過程
對一個成人而言, 要學習新語言是很困難的事情
要背單字, 背文法, 要花很多時間去練習聽力跟口說
甚至要花錢上課,
在達到流利的程度之前, 會有好長一段時間的挫敗
這時就真的需要很大的興趣才能支持你繼續下去
所以, 在寶寶還小的時候, 就給讓她習慣雙語模式
非但不是給孩子壓力
反而是為了讓她的未來沒有壓力
留言列表